8月16日下午,在北京茗视光眼科手术室内,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知名晶体手术专家、生理性近视矫正专家朱思泉教授,为57岁的刘先生成功植入最新的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通过这次手术一次性解决了他的近视、散光、老花等问题。
据悉,三焦散光晶体(AcrySof IQPanOptixToric)技术是美国爱尔康公司独家研发,是目前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美国FDA批准的三焦点人工晶体。
一次矫正,满足患者一术多效的摘镜需求
接受手术的刘先生,同时有近视、散光和老花眼。因为双眼有250度散光,术前每次戴上老花镜,刘先生都会感到非常不适,但是如果不戴老花眼镜,近距离看书、看手机时都看不清楚,对刘先生而言,老花眼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生活。
迫切希望开启“无镜”生活的刘先生慕名来到了北京茗视光眼科。同主治医生沟通时,他一再表示,除了想要通过一次手术实现“摘镜”之外,还希望自己的生活品质能够提高,看远、中、近全程都有好视力。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的上市正好可以满足刘先生的“一术多效”需求。
根据刘先生的眼睛情况和个人需求,如果选择双焦点晶体,刘先生在看远,看近时视力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他本人平时需要开车、看电脑,这种中距离用眼需求,双焦点人工晶体是无能为力的;而且刘先生有较大的角膜散光,如果选择单纯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则无法矫正散光度数,不能达到刘先生本人期待的一次手术完全脱镜的心愿,想要确保摘掉眼镜,还需要联合其他的手术方式。如今,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出现,终于让医生有办法把这些问题一次性全部解决掉。
知名晶体手术专家朱思泉教授带领其团队为刘先生设计了手术方案,术中运用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平台联合手术导航仪提高手术精准性,确保晶体定位准确,在朱教授熟练操作下,不到10分钟,手术即顺利完成。朱教授表示,这次手术是三焦散光晶体在北京市临床上的首批应用,实现了一次手术同时解决老花眼、近/远视眼、散光、白内障等多种眼部问题,让带有散光的老花眼和白内障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资料图片
散光矫正,惠及更多患者
散光作为一种眼睛常见的光学问题,会引起视物重影的现象,而接近一半的人,存在着超过一百度的角膜散光,在晶状体功能正常时,散光可以被晶状体代偿掉一部分,但在植入人工晶状体之后,散光对视力的影响就更明显,尤其是对于三焦点人工晶体,极为精细的光学功能,一方面提供了接近年轻人的视觉感受,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散光的影响。
因此,对于传统的三焦点人工晶体,通常都需要通过其他手术过程来调整散光的情况。而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的出现,使传统的手术方式进一步优化,在引入更小损伤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效果。
白内障术后效果更佳,患者生活品质提升
我们的眼睛里有一个晶状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浑浊,透明度改变,就会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使人看不清东西,形成白内障。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白内障发病率50%以上,8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接近100%,针对晶体功能的丧失,人工晶体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据报道,白内障患者中有41.8%的患者有大于1D的角膜散光(散光的度数用屈光度来表示,100度的屈光度记录为1D)。基于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植入多焦点晶体时,散光大于1D的患者需要同时矫正散光问题。
爱尔康三焦散光晶体是目前唯一带有散光矫正功能的三焦点人工晶体,可以提供+1.5D至+3.75D的散光矫正范围,进一步扩大了适用人群,惠及更多的白内障患者。
北京茗视光眼科是最早开展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手术和引进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医疗机构之一,至今已为众多白内障患者解除病痛,重见光明。此次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茗视光眼科全生命周期屈光不正矫正技术的突破升级。正值成立11周年之际,茗视光眼科将继续发挥特色优势,努力打造核心技术平台,紧跟医学技术发展步伐,在博导医生团队的带领下,帮助广大近视患者、老花眼和白内障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感受更加清晰的视界。